近日有新闻报道南京河西某社区医院转到另一家医院,发现来社区医院就诊的市民很少,但住在社区医院病房的老人比来医院就诊的老人多,而且医生说这不是个案,和其他社区医院一般都一样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
一般来说,所有的社区医院都有住院部,通常有几十张床位,里面都是患有各种慢性病、生活自理有些困难的老人。因为孩子需要上班,白天都是空巢老人。如果他们住在家里,他们需要有人照顾他们的生活和药物。因此,他们通常住在社区医院的病房里,假期回家与家人团聚。因此,老人的子女没有后顾之忧。
在一些社区医院,一张床..要30元钱,比住养老院便宜多了。况且医院的伙食也不错,油淡盐少。吃了它不..营养,还让人放心。住在社区医院,彼此都是“病人”,可以交流保健经验,一起出门,互相照顾,感觉比一个人住在家里好多了。特别是老年人头疼脑热,可以随时叫医生在病房里开药,护士也可以照顾。
其实社区住院部已经变成了“养老院”,只是床位有限。如果你想住在医院,你必须排队。老人在社区医院照顾老人,社区医院也高兴,不然,好处从何而来?养老金是一个大问题,尤其是对于残疾或半残疾的老年人。有关方面能否利用这一模式,根据需要扩大产能?
记者王建国曾在《上海劳动日报》上看到,针对社会养老机构不足的问题,普陀区对公办托幼机构长期闲置的房屋进行了梳理,采取“协调资源、调剂余缺、合理利用”的方式,在产权不变的前提下,转让使用权,改建养老院。此外,普陀区还鼓励商业楼宇“放弃”经营区域,转为养老机构,..养老院一床难求的矛盾。特别是普陀区重点发展痴呆、失能老人养老机构,规定养老院30%床位留给失能老人,30%留给半失能老人。
整合社会上各种闲置房屋,让社区医院携手养老机构举办平价养老院,既能.大限度利用资源,又能惠及各方。而且老年人的医疗更容易被老年人和他们的家人接受,一些欧美..也是如此。如果能多办一些这样的养老院,加强监管,岂不是对未来社会问题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?
在贵州,采访中有不少老人表示愿意将定点医疗保险从社区医院转到养老院,但也有老人建议是否可以扩大服务范围,75岁的赵老伯希望把遵义养老院的医保范围扩大,比如从门诊扩大到住院。"我患有慢性肺气肿,经常不得不住院..。"但养老院只保门诊医保,限额只有6000元,如果能将养老院的覆盖范围从门诊医保扩大到住院,一方面可以提高报销额度,另一方面一些慢性病小病也可以在养老院住院。